结束了在巴芬岛北岸庞德因莱特(Pond Inlet)的行程之后,我们经伊卡卢伊特(Iqaluit)中转,来到了巴芬岛东南部峡湾里的因纽特村庄:庞纳唐(Pangnirtung / Panniqtuuq)。

庞纳唐: “多驯鹿之地”
庞纳唐位于伊卡卢伊特东北方的坎伯兰半岛(Cumberland Peninsula)上,因纽特语写作 ᐸᖕᓂᖅᑑᖅ, 为”多驯鹿之地”之意。村子所在的巨大峡湾与村子同名,呈西南-东北走向:往西南外海方向,连通坎伯兰湾;往东北为陆地方向,进入奥尤特克国家公园。
之前在Reddit上看大家都说由于峡湾内气流复杂,天气一日多变,庞纳唐机场的起降准点率一直很低。但我们运气算好,碰上天气晴朗,没风,所以降落很顺利。我们的航班早8点从伊卡卢伊特起飞,9点就准点到达了,然后我们马上就先去村政府拿住宿的钥匙——他们村里除Inns North的旅馆以外的那唯一一家民宿订满了,Inns North的旅馆收费又过于夸张,所以我们之前联系了他们村政府帮忙安排了一个职员宿舍的房间。
他们村政府就在峡湾海边,再加上蓝天白云的加持,景致更是无敌。此时正值涨潮,海面上完全看不到任何礁石——我们后面还会提到潮水的事情,此处先按下不表。

他们给我们安排的宿舍是个二层小楼,里面当时已经住了两个在这边研究北极红点鲑的女生,和一个从魁北克过来的专门清理油污土壤的工程师——这边储油罐附近之前有漏油事故,所有的污染土壤需要用船拿去蒙特利尔作微生物除油处理,处理完再把土运回来。留给我们的只有楼下的比较阴暗的一个房间。条件嘛,实在是过于简陋了,但也就一晚,所以将就一下也就拉倒了。假如下次再来的话,说实话,实在是不太推荐。
虽然这个村人口跟庞德因莱特差不多,也是千五千六的样子,但来到之后发现这里明显比庞德因莱特要繁忙:各种卡车来回开,估计是有不少的工程在进行,那工人自然也是要多一些;游客的话我们也时不时会见到,因为国家公园里的Akshayuk Pass在搞硬核越野徒步的圈子里也算是小有名气。Akshayuk Pass整个徒步行程需要背包一周,在峡谷里横穿整个国家公园,全程100km左右。
我们放下行李稍作休憩后,就出门逛逛村子。中午时分,云层逐渐变厚,潮水也褪去了不少。问了一下当地人,庞纳唐的潮差相当之大,跟芬迪湾有的一拼。

下午晚些时候回来再看,水底的石滩是完全露了出来的。


跟庞德因莱特一样,庞纳唐全村也是Northern和Coop两个超市。唯一的餐厅是在Northern超市里的肯德基,不过开门时间很随缘。


村子里比较特别的,是有一个国际知名的因纽特艺术机构,叫Uqqurmiut艺术与手工艺中心(Uqqurmiut Centre for Arts & Crafts)。他们的建筑从外面看,是模仿了因纽特人圆形帐篷和冰屋的相互连接的形状,有着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里面有挂毯工作室(Pangnirtung Tapestry Studio)和一个商店。
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发现有大概七八个因纽特阿姨正在工作室里一边聊天一边织围巾和帽子,氛围很温暖。他们出的挂毯一般反映当地生活或者神话故事,其中有一幅很大作品在机场里挂着。其他编织品他们也做,例如著名的”庞帽子”(Pang Hat),还有围巾等等。


村子不大,从村政府走到村子最西边只需要15分钟。我们到最西头的时候,潮水位依旧很低,朝外海看去的方向露出大片的滩涂。不少当地人拿着桶在挖青口和蛤蜊,十分有生活气息。




奥尤特克国家公园
行前
我们第二天约了船进到国家公园里看看,但因为中午才出发,所以早上起来后,还有些时间把之前有两个没去到的地方去一下:
一个是码头东边的一个渔具店。合住宿舍里的那个工程师告诉我们,渔具店的冰柜里有卖本地的鱼,但只有早上开门。我们去看了一下,惊喜地发现有卖风干的北极红点鲑!这种鱼跟三文鱼类似,当地人捕到后,会去骨留皮,把肉切开成格子状,然后在户外自然风干后直接掰着吃就好。这种生鱼干当地人称之为pitsik,蛋白质丰富,在因纽特传统饮食中十分重要,地位跟鲸鱼皮、驯鹿肉、和蓝莓相当。我们稍微撒了一点盐再吃,味道十分鲜美,一点也不腥。
另一个地方是村里的博物馆,跟图书馆连在一起的。博物馆占地面积不大,但展品相当丰富,除了渔具和服饰的展示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骨制品和标本。工作人员很热情,有问必答,还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他们一种传统的游戏,叫inugaq.


Inugaq游戏大概玩法是:先把大小不一的海豹骨头洗净晒干,然后装在一个不透明的小皮袋子里,再用细绳套去钓。钓出来的骨头依次摆成一个“冰屋里有一家人和狗”的图案。绳子很细,很难套得上,而且图案所需骨头很多,感觉是十分费劲的一款游戏。我们问工作人员这个游戏看起来耗时会相当长吧,她开玩笑说“本来就是设计成很费劲的,不然以前冬天去打猎的人,在帐篷里的漫漫极夜怎么消磨时间…”
想想也对。
庞纳唐博物馆里还有一块巨大的弓头鲸后脑骨(cranium),这比后来我们在渥太华的国家自然博物馆里看到的那块还要大!


快到上船时间了,我们就开始往码头走了。
说起来这趟船,其实能成行还是小费了一番波折。来之前其实就一直在努力联系找人带我们进到国家公园里面,来个一日游或者半日游,但通过国家公园办公室找的三个人这几天都没空,所以只能等落地庞纳唐之后再看。到这边之后,村政府的人很热心,亲自把我们领到了广播站,把我的手机号和名字在全村广播了出去,看谁有空能带一下:
“反正家家都有船,谁带不是带。“村政府的人如是说。
结果大概只过了半小时,真的有个大哥打电话过来联系我们!大哥是本地因纽特人,本职是开卡车的。
当然了,全村广播找人带来的一个有趣的“副作用”就是,全村都知道我们在找船…所以在村子里逛的时候,虽然没有小孩像在庞德因莱特的那时候一样叫我“小姚明”,但隔三差五会有路人搭话,关心我们找船的情况”你是找船的那人吧!最后找到船了么?”
到庞纳唐第一天早上天气非常晴朗,所以我们起初跟大哥约的是当天下午出发,结果下午碰头之后,才发现他船的发动机有点问题启动不了,之后找他舅借船的途中,天空竟然还开始下起瓢泼大雨,遂只能作罢,改期至现在第二天的中午。
但之前那场雨,在村里是雨,在山顶上下的可是雪,所以第二天我们往峡湾里看,山顶多了一层白雪,层次感瞬间上来了。

出发
最后,我们用的是大哥他舅的渔船,船上枪支渔具也是一样不少。大哥把他7岁的小女儿也一并带上了。



过了20分钟左右,我们就绕过了Kunguk半岛。峡湾也逐渐从西南-东北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阴天下的峡湾风平浪静,但因为船东能开得很快,时速大概能有60km,时不时还有大转弯,所以偶尔还是会颠簸一下。他女儿全程躲在船头的船舱里玩手机,完全不晕。

没过多久,我们似乎快要到峡湾的尽头了,远处的沙滩若隐若现。峡谷深处更高耸的悬崖我们也能开始看到一些了。

峡湾的尽头是一片沙滩,是冰川消融过程中,融水把内陆的冰碛物搬运至此堆积形成,也称为冰水沉积作用。横穿国家公园的勇士们一般会在这里下船,一路向北,开始为期一周的徒步。

峡谷另一头的村子叫Qikiqtarjuaq,我们问船东在那边有没什么认识的人,他告诉我们有认识几个,但只去过Qikiqtarjuaq一次。
于是我问他:”那你是徒步走过去的么?“
他忙摆手说:”噢,不不不不不,我没那么疯狂。我是冬天去的。冬天冻住了以后,直接开雪地摩托就能过去,大概6-8个小时。“
”所以你们本地人都不会在峡谷里徒步么?“
”不。徒步走的都是游客。“


因为时间有限,且之前没来得及在国家公园办公室搞手续,我们就没上岸。船东大哥带了炉子和咖啡,我们就在国家公园里水陆相接的峡湾尽头,在悬崖的环绕中,静静地享受了好一阵。
辣条和抖音
峡湾的周遭很安静,连鸟都没多少。突然间,船舱里传出了手机公放的歌声,仔细听了一下,发现是尤雅的”往事只能回味“…然后一个小女孩用字正腔圆中文的说”老板,来两根辣条“。
两根辣条…
辣条…
我一边震惊的同时一边回头看,发现是小女孩还窝在船舱在玩手机。我好奇地蹲过去看了一下她到底在看什么,然后发现是在刷抖音。辣条的那个原视频是中文的,但配了好像马来语还是什么的字幕,然后转发的账号也不知道是什么语的。
在荒无人烟的北极峡湾深处,一个因纽特小女孩在船上用流量刷到了中文的抖音视频。
心里默默感叹手机信号好的同时,我问大哥”你女儿会说中文么”,他笑着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她现在英语都说不太好…”

回程的时候,我们离峡湾东侧比较近一些,所以在行进方向左边能比较细致地看到东岸陡崖上冰川侵蚀的痕迹。中间船东大哥还让我掌舵了20分钟,把时速开到了70km左右,相当过瘾!
离开北极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去村政府还了钥匙,然后就朝机场去了,准备乘机经由伊卡卢伊特去到渥太华。离开北极这一趟我们最一开始出的机票其实是:庞纳唐-伊卡卢伊特-库朱瓦克(Kuujjuaq,魁北克北部另一个因纽特小镇)-蒙特利尔,但8月初加北航司突然停飞了库朱瓦克到蒙特利尔的这一段,所以我们被改签到了伊卡卢伊特直飞渥太华的5T 118,也就是之前我们来时“苔原快线”的最后一段。



从伊卡卢伊特飞回渥太华的这一段,飞机上我们旁边是一位在加拿大北方航空做了一辈子机械工程师的老爷爷,去过努纳武特所有的因纽特人村子,他跟我们聊了很多他的见闻,也分享了很多趣事。他还帮我们解释了一个我们在庞德因莱特和庞纳唐都看到的一个奇怪现象:为什么大部分房子背面都有一个直接撞墙的楼梯?这楼梯是干嘛的?


其实,这个楼梯是为了方便让水车和粪车接管子的。他提了之后,我们再回看照片,才留意到果然每个楼梯上方的墙上刚好是两个管子的位置。原来,努纳武特除了首府的部分建筑以外,其余大部分地方至今均没有铺设地下水管,所以需要水车和粪车定期逐户接管子来帮水箱加注清水以及抽走污水。
番外:渥太华
伊卡卢伊特往南方各省的航线有且仅有渥太华,无法直飞多伦多或蒙特利尔,这点还挺神奇的。刚好渥太华之前没去过,也就趁着机会多呆了一天。城市的核心区域很小,依山傍水,也算是挺好看。


自然博物馆也挺不错的。前文提到的弓头鲸头盖骨,就是这个博物馆的北极部分的展品。


也顺便在市里吃一碗混沌和拌面解解馋。

结语
至此,加拿大巴芬岛的旅程完美收官!对之前几篇感兴趣的朋友,可移步:

之后很快会把格陵兰的部分也写好!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