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去了一趟巴芬岛(Baffin),看到了壮观的极地峡湾和冻土,也了解了当代因纽特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风土人情,我觉得新奇和精彩的内容都相当多,故拆开三篇:努纳武特领地(Nunavut)首府伊卡卢伊特(Iqaluit)、巴芬岛北部因纽特村庄庞德茵莱特(Pond Inlet)、和峡湾渔村庞纳唐(Pangnirtung)各一篇。
此篇着重聊伊卡卢伊特。

鉴于体力和资金有限,我们并没去那种几天甚至一周的极地野外露营。我们全程都在镇上或村里住小旅馆。当然了,说白了也就是比较怂,哈哈。
对我四月份去育空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考我之前的另一篇游记。
关于努纳武特
努纳武特(Nunavut),是1999年才从西北领地(Northwest Territories)分出来的加拿大一级行政区,也是因纽特自治区。”努纳武特”在因纽特语写作ᓄᓇᕗᑦ ,是“我们的土地”之意。全境人口约4万,分布在陆路完全不连通的1镇24村,其中超5/6为因纽特人。
努纳武特总面积约200万km2,与墨西哥相仿,比新疆(166万km2)大。世界各国一级行政区的面积中排第五(前四分别为俄罗斯萨哈共和国/雅库特、西澳大利亚州、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格陵兰)。

计算人口密度的话,努纳武特大概是0.02人/km2,即每50km2才1个人——格陵兰的人口密度都能比这高30%的,可想而知其人口稀疏的程度。相比之下,澳门人口密度约20000人/km2,所以算下来,澳门的人口密度是努纳武特的100万倍呢。
而至于为什么突然想起来去巴芬岛,一是之前看到有书上介绍首府伊卡卢伊特独特的”星际风格“建筑;二是在找加拿大国家公园资料的时候,发现北极地区有好几个国家公园,但是只有谢米里克(Sirmilik)和奥尤特克(Auyuittuq)这俩不需要特殊包机都能去到;三是觉得有海拔高差的地方一般景色会比较好,而加拿大极地地区大部分地方其实都很平,只有巴芬岛比较崎岖——关于海拔造就美景这一点,回程飞机上坐我们旁边的一位一大叔也表示认同。他一辈子都在加拿大北方航空做工程师,去过加拿大极地所有的因纽特村庄,因此我觉得他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衣食住行
机票:加拿大北方航空(Canadian North)几乎垄断了西北领地和努纳武特的航班,机票现金价格贵得恐怖,所以强烈建议利用好他们跟加航的伙伴关系,用加航里程换加北的航班,能换出喜人的里程价值。极地地区航班受天气影响大,村庄小机场的基建水平亦参差,故统计数据显示加北的航班延误很多,尤其是在春秋两季。我们这次到是运气不错,6趟航班全部准点!
加北航空有黄刀(Yellowknife)和伊卡卢伊特两个枢纽,因此航线成双中心放射状分布。黄刀和伊卡卢伊特以外的村落互相之间假如想要直飞,航班会十分少。
住宿:伊卡卢伊特有几个旅馆,价格不便宜,但至少有。其他24个村子里的住宿选择都十分有限,且因有不少季节性建筑工人往返,村里的住宿容易爆满,建议趁早邮件或电话联系店家咨询。推荐直接在地图上找一些小的旅馆或者家庭旅馆,一般风景很好,且店主都会很友善。个人不是太推荐Inns North公司的住宿:Inns North在每个因纽特村里都有一处住宿点,但由于他们的主要服务客户是政府所雇施工队的工人,所以房间价格死贵,且按人头收费而不是房间。
在庞纳唐和庞德因莱特,除了Inns North的旅馆以外,分别都额外有一家小旅馆,都是海景。
吃:北极地区物资相对贫乏,毕竟本土能产的只有蓝莓和因纽特人打猎归来的动物(鲸鱼、驯鹿、海豹、三文鱼等),其他所有都要靠进口。超市能有一些物资,虽新鲜程度参差,但花样还是有一些。加拿大政府对属于“基本营养物资”的食品有补助,比如牛奶、鸡蛋、面包等,所以基本食材的价格还算合理,但可乐、薯片什么的,就很贵了。



而酒精则是在全领地范围内严格管控。200万km2的范围内,只有两个地方能买酒:一家在首府,一家在兰金因莱特(Rankin Inlet),且购买时需要实名,每人每天有限额。
伊卡卢伊特的有几家餐厅能选。庞德因莱特唯一的餐厅是Inns North的工人食堂,每天中午早7am, 中午12pm和下午6pm供应三餐,需要提前打电话跟他们约一下,固定菜单,没得选,不便宜,但味道其实还行。除此之外,镇上有两家超市,可以买回去旅馆自己做。当然,像我这种懒人,自己带泡面也是可以的。庞纳唐只有一家肯德基,而且时不时还不开,当地Inns North的旅馆里的餐厅内只给他们自己的住客用,跟庞德因莱特不太一样。超市买回去自己煮的话,物资选择会多一些。鱼港旁边的渔具店还能买到不错的本地海产。
行:不需要租车,因为村子之间不通马路。村子都不大,走路就好。伊卡卢伊特稍大一点,但呆的时间不长的话,偶尔出远门直接叫出租车就好,均价$10一人次。
这次在巴芬岛去到的主要景点:
- 伊卡卢伊特镇上有不少”外星风格”的建筑。西郊有个叫Sylvia Grinnell的领地公园,是Sylvia Grinnell河出海口的一片冻土丘陵,不少当地人会在这里钓鱼和露营。往东南方向则是通往Apex小镇的海岸悬崖步道叫做Apex Trail,山海之间景色十分壮观。
- 庞德因莱特和庞纳唐的话,主打的自然是两个国家公园:冰川遍布的谢米里克国家公园,和以峡湾著称的奥尤特克国家公园。
搭乘”苔原快线”前往巴芬岛
去程,我们先要到埃德蒙顿,住一晚,然后于第二天当地时间8am(山地时间)登机。


这是一趟沿途要多次中途停靠的航班,也是加北最长的一班机(5T 118)。第一段是先2小时北上,至西北领地首府黄刀镇。黄刀人口四万五,别看是个小镇,但已经比整个努纳武特的人口加起来都要多了。


黄刀机场小而别致,各种细节都充满了北极特色。


航站楼往外走不远,就有一个湖。假如有车的话,估计这一个钟头能去镇上逛一圈了。


从黄刀起飞后,飞机几乎是沿着北纬63°附近一直往东,飞两个小时,然后经停哈德逊湾沿岸的兰金因莱特(Rankin Inlet)。而飞离黄刀镇,也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加拿大地盾”(Canadian Shield)的范围。
加拿大地盾是北美大陆的古老地质核心,地质结构稳定,最早的部分形成于40多亿年前。范围东至格陵兰,西至黄刀,南至美国上纽约州和明尼苏达州部分地区,总共覆盖加拿大超过一半的领土和格陵兰大部。地盾的主要岩石为太古宙片麻岩和花岗岩,质地坚硬,透水性差,但节理丰富。
第四纪冰河时期,该地区完全被冰盖覆盖,冰川的侵蚀和冰盖的重压将岩石表面变得凹凸不平,而冰期结束后,冰川消融,多地地壳因不再有冰盖的重压而产生冰后回弹,于是地表变得更加崎岖。融化的冰水无法完全顺利流走,只能累积在一个个形状不规则的坑洼中,因此形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湖泊。湖泊形成后,由于身处极地,蒸发量小,且每年春季有融雪补充,故能一直存留至今而不干涸。


加拿大地盾的中央,是一个盆地,该盆地的地盾基岩上覆盖了厚达2500m(8,200ft)的沉积岩。而冰期结束后,这里的积水与外海相连,形成了如今的哈德逊湾。值得一提的是,哈德逊湾别看很大,但其实平均深度只有大概100米。


兰金因莱特这个村坐落在哈德逊湾沿岸,村子的因纽特语本名是Kangiqliniq (ᑲᖏᕿᓂᖅ),为“深水港湾”之意。现总人口近三千人,是全努纳武特范围内人口第二多的聚落,仅次于首府伊卡卢伊特。由于在这里的经停时间只有不到1小时,我们只有半个多小时可以自由活动,就只够在机场附近走走,远观村子。
机场新的航站楼本来计划是今年(2025)春天就能启用,但被延期了,所以我们还在用老的楼。



新的航站楼很fancy的,很有设计感。而且比较特别的是,在外面有许多高耸的管子。后来问了一下别人,才知道原来那些是热虹吸散热器,是为了保护建筑底下的冻土不受热融化。热虹吸散热管跟冰箱的原理有点像,但散热是被动型的:散热管的地下部分能吸收土壤中的热量,管中气体通到地上部分,接触到低温,冷凝后散热,而冷凝后形成的液体流回地下,吸收热量后再汽化,往复循环。


飞机整顿完毕,从兰金因莱特起飞,又再飞了2个小时,于当地时间6pm(东部时间)到达努纳武特地区首府伊卡卢伊特。之后这趟飞机会继续南下去渥太华,我们7天后结束北极行程时,就是搭的最后那一段去的渥太华。我们本来买票的时候,最后的那一趟其实买的是伊卡卢伊特经停Kuujjaq到蒙特利尔的航班,想着顺路看多一个魁北克省境内的因纽特村,结果8月5号起,加北就停飞了Kuujjaq到蒙特利尔的那一段,所以我们的航线也被改成了从伊卡卢伊特直飞渥太华(即5T 118″苔原快线”最后的那一段),Kuujjaq就看不到了。


插一嘴,虽然加北航空这些航班都是国内航班,但全程经济舱每一分段都有挺像样的餐食,这在北美十分罕见。不知道这种小福利还能维持多久。





伊卡卢伊特: “多鱼之地”
伊卡卢伊特 (Iqaluit),因纽特语写作 ᐃᖃᓗᐃᑦ,为”多鱼之地”之意,是努纳武特首府,人口7000多,别看着人不多,但是路窄,且镇上建筑集中,所以镇中心几个路口中午是会堵车的。


不少建筑有火星基地风格。




想在餐厅里试因纽特人的人特产,找了很久都没有,但是在小超市里找到有卖鲸鱼皮maktak的,而且还是比较少见的白鲸,店家说是鲸鱼鳍的部分。很硬,很难咬,口感有点像蘑菇,但有淡淡的杏仁味。


在镇西边的野地里有一个公园,叫Sylvia Grinnell Territorial Park,是个看冻土苔原分光的好地方。从南边进的话,从啤酒厂走过去就好,不远。到公园范围内之前,就已经先要走过一段冻土了,然后爬过一个山头,才能看到Sylvia Grinnell河。




从山头能直接下到河滩上。河滩很宽,看来丰水期水量不小呢。




从北边进的话,景致会有所不同。可以先打车到机场跑道的最北端,进入公园地界,然后顺着步道,沿着Sylvia Grinnell河的水流方向一直往南走。




陡峭的岩壁部分,光滑且布满苔藓。


镇上其他比较有意思的地方,一个是他们的地区议会:会议室不能进,但是大楼一楼大堂的公共区域是可以餐参观的。其中最独特的是一个权杖。这个权杖于1999年公之于众,杖柄部分是独角鲸的长牙,顶部是一颗蓝色青金石,产自伊卡卢伊特以南的村庄基米鲁特(Kimmirut)。其他的所有材料也都是来自于努纳武特各地。


还有一个是Unikkaarvik访客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展品也很多,可以亲自试试打因纽特鼓(qilaut)。



离开伊卡卢伊特前的一天,我们看天气好,便走完了南边的Apex Trail全程。整个步道是一直沿着海边的,风景很好,路的尽头是一个叫Apex的小镇,历史上是一个捕鲸村。







伊卡卢伊特的部分就暂告一段落,庞德因莱特和庞纳唐的故事稍后就来!